人为什么会有负罪感?
[原创] 作者:吕途情感挽回顾问 - 来源:
为爱情感咨询 - 发表时间:2016年07月11日 18:17 - 点击:
1756
着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负罪感-有些负罪感是健康的X
28岁的钢琴家舒艺讲述了自己的故事:“我对音乐的热爱来自父亲——他多么想成为职业音乐家啊!我想完成他的梦,想让他感到幸福,以我为荣。但得到的掌声越多,我感觉就越糟。”
一段时间以来,每当演奏会特别成功,舒艺就感到极度焦虑。她似乎不允许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悦,因为在潜意识里,成功对她而言无异于“超越父亲”,也就是象征性地杀死父亲。舒艺的良知不能宽恕这种“谋杀”,就用焦虑作为惩罚——任何“罪犯”都须接受惩罚。
一旦触犯某种禁忌,或自以为触犯禁忌,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,没有达到期望的理想状态,我们就会产生程度不同的负罪感。
精神分析学认为,负罪感来自欲望。只要有欲望,就会经受负罪感的折磨。然而,精神分析学家雅克·拉康指出,放弃欲望同样危险,因为放弃并不容易,也会带来负罪感。
但舒艺的案例表明,负罪感取决于众多的、也许并不合情理的主观因素(个人性格、经历、潜意识、价值观,等等),人们有时意识不到自己被负罪感困扰着。因此,除非表现出明显的病态,否则很难分清哪些负罪感是正常的,哪些又是病态的。要弄清楚这种千变万化的复杂情感,就要追究它的来龙去脉,看清楚它隐藏的本来面目。
循规蹈矩还是偶尔出轨
“小时候,我的伙伴们都到农田偷瓜。可我从来没有跟他们一起偷过。我太害怕了,为一点小事我都会内疚半天。”为什么有些人允许自己偶尔出轨,有些人却不能?其实,除了法律和道德,人们还有另外的尺度来分清善恶,判断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:那就是每个人的超我。这个内心的审判官来自我们的俄狄浦斯情结,并伴随我们一生。它取决于幼年时父母规定的禁忌,以及父母自身对待法律和错误的态度,并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代代相传。
为什么有人会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这样的事自责,而大多数人都能泰然自若地犯规?为什么某人杀了人还觉得自己有理,而某个中学生却能因为数学得了零分就自杀?为什么有人在寻花问柳时不觉得良心过不去,而一想到偷税漏税就会忐忑不安?
事实上,我们的感受取决于两个因素:超我的严厉程度和我们所犯的错误本身。如果我的良心善于为自己开脱,那我就会在早上心安理得地多睡一会儿,不惜耽误公司的会议。相反,如果它毫不留情地警告我说:“你迟到会影响会议进行,给其他人找麻烦”,那我就会非常自责。而内疚的程度之所以常常和错误的严重性不相符,是因为除了那些表面的原因,负罪感还另有隐情。
举例说:“我跟那个要罚我款的警察吵了几句。现在一想起这个我心里就烦。可是,我们吵得也不厉害呀。不明白我为什么会那么烦......”这时就要想清楚一件事:“我究竟是跟谁吵架?我心里是不是把这位法律的代表与父亲的形象混淆了?”——没错!在想象中,你又变成那个跟父亲胡搅蛮缠、受父亲训斥的小孩子了。
我可否离开丈夫
“我丈夫有时对我挺粗暴的。不过,一旦想到离开他或欺骗他,我就觉得自己有罪。”没人喜欢把自己想象成叛徒。
精神分析学家皮埃尔·戈德柏指出:“人的‘自我’一旦感觉背离了正确的方向,或者行为、思想不符合固有的自我认同,负罪感就会浮出水面。它是我们道德的产物:谁能无过?我们的道德感可比想象中的要高得多。”“我”可能会因为自己表现不够好,或不够讨人喜欢而自责。那些有自恋倾向的人更是如此。
活着就有罪
“那天早上我不知为什么感觉不好。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,碍手碍脚。可是我并没做错什么事。”精神分析家们认为,类似的不愉快人人都会经历,它源于一种古老的情感:因为降临人世而有的负罪感。出生,就意味着把自己置于死亡冲动和自我毁灭冲动的控制之下。这样一来,“活着”就是拒绝听从虚无的召唤,就是一种犯规。每个人,都会程度不同地感受到生命之罪。但是,如果一个孩子的降生是父母期盼的,父母为他/她的到来欢喜不已,那孩子就不太会把生命当成罪过。
事实上,我们的感受取决于两个因素:超我的严厉程度和我们所犯的错误本身。如果我的良心善于为自己开脱,那我就会在早上心安理得地多睡一会儿,不惜耽误公司的会议。相反,如果它毫不留情地警告我说:“你迟到会影响会议进行,给其他人找麻烦”,那我就会非常自责。而内疚的程度之所以常常和错误的严重性不相符,是因为除了那些表面的原因,负罪感还另有隐情。
举例说:“我跟那个要罚我款的警察吵了几句。现在一想起这个我心里就烦。可是,我们吵得也不厉害呀。不明白我为什么会那么烦......”这时就要想清楚一件事:“我究竟是跟谁吵架?我心里是不是把这位法律的代表与父亲的形象混淆了?”——没错!在想象中,你又变成那个跟父亲胡搅蛮缠、受父亲训斥的小孩子了。
通常这种负罪感不易为人觉察,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强烈爆发。如车祸、袭击或谋杀事件的幸存者,他们亲眼看到别人遇难,而自己却大难不死,活了下来,就会怨恨自己:“为什么我没事?为什么我没跟他们一起去死?”似乎安然生还也成了严重罪过。
受惩罚的需要
“我不明白为什么命运对我如此不公,我总是走背运。我的生活——或者说最近一段的生活,充满了失败:恋人背叛我,朋友抛弃我,所有计划都没有一个成功!”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“挫折神经症”,是潜意识里负罪感最为常见的发作形式之一。弗洛伊德首先发现这种症状,认为它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后遗症。我们对于异性血亲(比如父女)的欲望,和对同性血亲(比如母女)的敌视,虽然表面上被抑制了,但却以隐蔽的形式继续存在。出于个人经历的原因,或因为“超我”过于严厉,这类情感在某些人心里造成强烈的负罪感。
抑郁和焦虑也是常见的潜意识负罪感的表现形式。比如在舒艺的案例中,当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潜意识中与“错误”相连,与受惩罚的需要相连,焦虑就出现了。
“我一叫儿子好好学习,他就会生病。”或者“我的孩子不停地闯祸,还常常弄伤自己,他的小伙伴们可不这样。他简直好像自己找打。”母亲们常常这样抱怨。在任何年龄段,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被潜意识负罪感驱动,寻求各种惩罚:挨耳光,生病,摔断腿。
当潜意识负罪感过分强烈时,还会导致犯罪。这是很多看上去没有任何动机的犯罪行为的根源。罪犯不知道,他的犯罪行为是为了摆脱内心无休止的折磨,最后让法律宣判自己有罪,从而惩罚自己。
病态的负罪感
精神分析专家一致认为,负罪感介于正常与病态之间,而且无法把两种情形截然分开。
负罪感发展到极端状态,会造成强迫症状,使当事人无时无刻不感到有罪:“我老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,即使我什么也没做的时候。我常常觉得自己伤害了某些人,而实际上根本没有那回事。我害怕自己会在某一瞬间失去控制,去侵犯、侮辱什么人,或者对人家说下流话。理智地讲,我也知道这些不可能发生,可老是不由自主地有这些念头。”
在更严重的情况下,负罪感会造成忧郁症,必须求助于精神病医生才能治愈。抑郁症患者满心是疯狂的念头,认为自己应该对全人类的不幸负责,别人杀人放火都是他/她的错,世界上一切不幸的事情都应归罪于己。在内心深处,他/她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,不配活着。这种病症有时会导致自杀。
综上所述,负罪感的表现形式千变万化,而且往往难以觉察。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:负罪感带来痛苦。
虽然人人都想摆脱负罪感的折磨,可有时人们又会利用它逃避应负的责任。“我有罪,我十恶不赦,看看我多么严厉地惩罚自己,我多痛苦......”用这种方式在世人面前鞭挞自己,等待宽恕、赦罪,往往是一种避重就轻的策略,用来摆脱对自己、对自己的欲望所承担的责任。言外之意就是:“千万别指责我。为我的错误付出什么代价,这得由我决定,也只能由我说了算。”这样一来,别人还能说什么?只有闭上嘴巴。
◆ 负罪感的程度因人而异
我们判断对错、规范行为并不仅仅凭借法律或道德,还有我们的内心。
◆ 取决于“超我”的严厉程度
每个人内心都有这样一个精神审判官,它来自我们的俄狄浦斯情结,并伴随我们一生。它还取决于幼年时父母规定的禁忌,以及父母对待法律的态度。
◆ 负罪感是人之常情还是病态心理?
精神分析学家认为答案介于两者之间,除非负罪感发展到极端的地步。
厚颜无耻的问题少年
有时我们会惊讶地看到,某些青少年罪犯丝毫没有负罪感。精神分析学家、法庭精神病顾问米歇尔·杜佩克说:“人在青少年时代较少内疚感。这一年龄段充满挫折,有很多诉求,在破坏、偷窃时觉得理直气壮,这是对严峻的成年世界的反抗。”在团伙犯罪时更是如此。杜佩克认为:“团体会使人摆脱负罪感。因为个体的超我会被团体淹没。这样一来,每个少年都觉得错事不是自己一个人做的,因而没有负罪感。”一旦被抓住,少年罪犯会竭尽全力为自己辩护。只有侥幸逃脱的那个人才开始受到良心的谴责,因为他有时间反思,悔恨——单独面对自我的时候,他才有罪恶的感觉。
《乐趣与负罪感》
没有交往能力,事业发生困难,毫无理由地抑郁沮丧——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由隐蔽的负罪感造成的。这种负罪感在人们童年时代被内化,而后被遗忘或压抑,它对人们生活乐趣的发展起着抑制或阻碍作用。与负罪感相对的是乐趣——对有爱的生命的乐趣,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乐趣。乐趣与负罪感都是人的基本情绪,二者紧密相连,但却经常互相阻碍。这本书通过很多事例,分析人们应该如何释放基本情绪,克服负罪感障碍,找到一条充满乐趣的成功生活道路。
作者:(德)布尔瑙茨基
译者:杨毅君
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
定价:17.00元
——《心理月刊